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也已经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为"三支柱"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三支柱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明显,第一支柱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占据绝对比重,第二支柱占比较小,但最近几年有加速发展的趋势,而第三支柱还处于起步阶段。
2007-2021年,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整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1年累计结余达14.06万亿元。
虽然近十年第二、第三支柱规模占比有所扩大,但与第一支柱规模相比仍不在一个量级,养老资金的重担绝大部分是由第一支柱承担。
2)中美养老金市场对比
对比中美两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可以发现,虽然两国养老保险体系均表现为三支柱结构,即包括由政府支持的公共养老保险、由企业和职工缴费的补充养老保险以及由个人自主选择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但不同层次养老保险的比例结构和发展程度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是以第一支柱为主、第二支柱为辅、第三支柱才刚刚起步。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虽然覆盖率高,2021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已经超过90%,但保障力度有限,替代率仅为40%左右,并且长期来看国家负担将不断加重。
第二支柱近年来发展形势较好,年均增长20%以上,但规模与第一支柱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第三支柱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其对养老保险体系的作用发挥仍有待时日。
相对而言,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是以第二、第三支柱为主,并对第一支柱形成有效补充,具有较高的替代性。
2021年,美国第一支柱仅占比6.77%,第二支柱占比54.25%,第三支柱占比达38.99%。
美国2021年GDP22.5万亿美元,养老金总量是GDP的1.87倍,是支非常庞大的力量;中国2021年GDP114万亿人民币,但是养老金总量只占GDP的12%。
事实上,我们对于美国人的储蓄存在认识误区,一直以来,中国人都认为美国人习惯于超前消费,不储蓄。这是事实但不是事实的全部。
美国人理财观念与中国人不同,大部分美国人的储蓄不是将钱存入银行,而是每月工资通过被动方式(401K,工资的1%-15%不等,2022年上限2万刀每月,每年会上调)以及自愿方式(IRA,上限6000刀每月)配置成了股票为主的权益性金融资产。
由于401K和IRA都是免税的,所以老百姓的积极性都很高。根据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富人的资产中比例最大的部分为公司股票和基金,而中产财富主要集中于股票、基金和养老金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