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年代养老金入市,造就美股长牛
70年代中后期,随着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进入,美股投资者结构开始出现明显的变更。
那为什么养老金的入市会对美股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美国养老金体系由社会保障计划、雇主养老金计划、个人养老金三大支柱组成。
而1970年代美国开始大力发展雇主养老金计划、个人养老金计划,而其中核心401K计划和IRA账户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向了公募基金,成为公募基金最重要的资金来源,间接进入了股市。
1990年长期公募基金中养老金账户资产比重为26%,2021年长期公募基金中养老金账户资产的占比已增加到54%。
从养老金账户的类型看,主要是DC计划(包括401(k)计划)和IRAs持有了公募基金。到2021年两者在共同基金养老金账户资产的占比已基本一致,各自约占50%。
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201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估算,401(k)计划投资中权益类资产占比高达68%。这使得401(k)计划资产规模与股票市场的走势非常接近,例如401(k)计划资产规模和美国标普500指数的相关系数就高达0.96。
股市的上涨可以促进401(k)计划资产规模的扩张,而401(k)计划规模的扩张也可以为股票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本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养老金造就了美股的长牛。
每当人们认为美国股市不行了,马上要崩盘了,可是转眼间,美国股市就会出人意料地走出反转行情,令人大跌眼镜。这背后的原因就是,美国的养老金与美股"深度绑定",养老金中超过60%的比例配置在权益市场,401K和IRA账户明年都在源源不断的为股市输送大量炮弹。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每届美国政府都非常在意股市的涨跌,因为股价下跌会导致大部分选民的家庭资产缩水。如果股价长期大幅下跌,估计这位总统离走人的时间也就不久了。
2)养老金"长钱"降低美股波动
由于持股周期更长、更注重稳定收益,养老金计划配置权益资产后,中长期对美股波动起到一定的平抑作用,美股长周期的历史数据已有较明确的证据。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养老金第二、三支柱对权益市场逐渐渗透,成为降低美股波动率重要的长效机制之一。尤其是DC、IRA养老金计划普及以来,美股市场波动率中枢明显下降。
具体来看,由于更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美国养老金的"长钱"更偏好长期持有高ROE的龙头公司和高股息的价值股。这个从北向资金长期重仓的A股股票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A股的外资机构中也不乏美国养老金的身影,前不久,美国规模第二大的公共养老基金——加州教师退休基金(CalSTRS)就向媒体透露截至2022年6月底该基金对中国股市的投资总额约为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6.24亿元),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