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基本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专访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

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需要把握四个主要原则: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均等化可及性;坚持基本养老服务和相关制度的系统衔接;坚持基本养老服务和非基本养老服务的协同发展

统筹城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考虑农村养老服务递送半径长、服务设施老旧、服务成本高、专业人才队伍不足等特点,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燕

人口老龄化是当代深刻影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发展基本养老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事关我国数亿老年人幸福安康和亿万家庭和谐美满。

“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考量。”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为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实现“老有所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瞭望》:如何看待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重大意义?

唐承沛: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民生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并出台养老服务政策文件10余件,民政部单独或者联合其他部委出台政策90余件,国家或行业标准20余件,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6.8万个、床位815.9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5张。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惠及3994.7万老年人,375万特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政府供养范围,养老服务投入快速增长,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差距较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充分,机构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基本养老服务精准化和有效性需进一步提高,这与党中央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是新时代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和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面,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握养老服务规律、促进解决应对人口老龄化世界难题的重要行动。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到亿万百姓福祉,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共同努力,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