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瑞鑫表示,养老行业是一个前期投入高、利润率较低、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采用轻资产运营的模式能显著降低前期资金投入风险,投入产出比更具优势。以公司的上海宝山区月浦恬逸养老院为例,即使是公建民营形式,前期改造装修成本都在千万级。因此多数养老机构也更愿意发展轻资产运营模式。
近两年,随着各地康养公司不断推进闲置资产的改革,一些细节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9月5日,在第七届中国养老行业陆家嘴峰会上,深圳幸福健康集团副总经理倪赤丹提到,国企康养平台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康养集团定位与物业供给不协调,造成产业布局方向不清晰,公司更多是机遇性布局,缺乏整理布局的合理性和依据。
通用康养有关负责人表示,培训、疗养机构的资产都是无偿划转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找寻物业成本问题,但相关设施装修改造成本也会很高。康养公司通常还需要承担培训、疗养机构的债务或人员安置等改革成本。在康养公司发展初期,集团层面给予了很大支持,考核政策导向上予以倾斜,明确了发展养老业务不仅要讲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让更多广大老年人群都能享受到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下一步,通用康养仍会投入大量资金逐步推进培训疗养机构转变为养老服务设施,并且今明两年是重点,改革工作将取得实效。
郑志刚的调研显示,企业的融资能力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扩张步伐。他表示,受宏观经济影响,不同养老企业的发展速度出现了一定分化,现金流充足的企业往往更能抓住市场机遇,实现更广泛的布局。“例如此前我在某地接触到一家公建民营项目,因该项目前期需要投入千万级资金做装修改造,几家企业受限于资金难题只能选择退出。”
倪赤丹也在2024年9月4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养老行业陆家嘴峰会上提到,国企康养平台具备资源整合的优势,尤其是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比较强。因此当国企康养平台明确产业布局方向后,布局速度比较快,能快速建立起自身的产业基础优势。
在通用康养新成立的风华北京南苑长者公寓,医养结合成为特色之一。养老院内,老人可以获得基础医疗、老年康复、认知训练等服务,机构内也配备了多位医生、护士。
通用康养有关负责人介绍,通用技术集团此前参与了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当时集团层面共接收了403家医疗机构,其中部分医疗机构本身就涉及养老护理服务,已有了成熟业务模式。因此当通用康养成立后,依靠集团层面的医疗背景,医养结合成为通用康养发展养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通用康养,采访中,其他国企养老院负责人也不约而同地提到其所运营的养老机构的一大特色是医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