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具备医养结合功能是吸引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重要因素,政策层面也一直在推动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
5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就在发布会上提及,对于每个老年人来讲,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一个都不能少。医养结合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举措。
孙派表示,入住机构的绝大部分老年人对护理和医疗有较高的需求。此外,不同年龄群体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动机存在差异,护理型养老机构更能吸引失能老年人入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也开始注重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
目前养老市场,绝大部分养老机构只提供护理而并不提供医疗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对数为8.7万对,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为7800多家。相比之下,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40.4万,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4.1万个。
一位民营连锁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普惠型的定位意味着养老机构处于微利状态,如果想在养老机构内建设卫生室,意味着至少需要雇佣两名医生,但机构内老人的看病量很难覆盖医生的成本。
除了打造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多家国有康养企业也在官网中提及公司还在广泛布局健康养老产业。
以通用康养为例,除了机构养老业务,通用康养另外两大业务是居家养老服务以及旅居养老服务。通用康养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60后、70后老年人群消费观念改变和经济实力提升,除了多业态的养老院需求,他们还有更高层次的社交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因此,通用康养也正在探索布局银发经济上下游产业链,例如康复辅助器具的制造、护理人才的培训、老年大学的开设等,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国资央企在进军银发经济方面,更具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的优势。”
与一般养老院相比,通用康养新开业的养老机构属于多业态融合的综合体,除了为老人提供机构护理服务,还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社区餐厅、老年学堂、集中托养、居家上门等养老服务。
随着康养国企的密集入场,民营养老机构最先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
目前,养老机构运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民间资本通过租赁或自建形式开办的养老院、以公建民营形式承接养老院、政府独立建设并运营的养老院。并且,不同于餐饮企业或者酒店行业,大多数中低端养老院的日常运营十分依赖于政府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