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的幸福成色更足——石家庄市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5-11-12
|
5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朋友们正在进行乐器排练。 记者 王兆伟 摄
中午时分,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饭菜飘香,价格实惠、菜品丰富的食堂受到了越来越多周围老年居民的欢迎。
爱巢养老槐南路社区“社区儿女”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今年已经92岁高龄的核四院小区居民王先生说:“这些‘社区儿女’特别有耐心,服务也很细致。”
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兴街道八五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花雨姐妹舞蹈队的队员们,正在排练手鼓舞《打起手鼓唱起歌》。
“十四五”期间,石家庄市顺应人民期待,聚焦群众养老“急难愁盼”,不断加强政策创制,丰富多元服务供给,持续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用有温度、见实效的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智能床位搬回家,专业服务送进门,健康数据传上网,在家享受养老院式的照护……一张设置在家庭的养老床位,让石家庄失能老人安大爷和他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十四五”开局之初,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便将养老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石家庄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为全市养老事业锚定方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的意见》规定每年组织一次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符合条件的晋升技师职业技能等级,激励政策从源头上解决养老护理人员短缺难题。为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需求,石家庄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完善了社区和居家养老政策框架体系。作为全国首批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的试点城市,石家庄市近几年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500张。与此同时,石家庄市不断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体系,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惠及全市约30万老年人。
石家庄市还按照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创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引入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探索建立“嵌入式照护中心”的社区养老新模式,在日间照料、阶段康复、短期托养、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方面,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专业化、便利化的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39个、社区日间照料站点989个,全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力争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2021年,我市成为全省入选国家“一老一小”重点联系城市。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石家庄带来新的机遇窗口。石家庄市将养老工作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聚焦机构养老品质升级,聚焦“山水石家庄 康养好地方”品牌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近80亿元,新建养老项目63个,新增床位约2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