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的通报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0-10-04
|
1269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乐年长者之家
经验做法:合肥庐阳乐年长者之家从探索多元服务模式、加强内部管理、转变服务理念、构建标准服务体系、打造“嵌入式”机构、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等方面发力,提升了运营管理能力和客户满意度。还创建“1+1+x”养老服务品牌,通过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连锁化经营,打造一家旗舰店、一个综合管理云平台、多家服务周边社区的连锁型养老机构服务品牌,以集中展示、统一管理、分散布局、覆盖辐射的服务方式,精心培育养老服务品牌连锁化发展。
21.安徽省淮南市万家信德养老服务公司
经验做法:2012年以来,安徽省万家信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抓住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契机,从创办淮南市寿县众兴镇信德老年公寓起步,通过“公建民营”、“以域统点带面”连锁运营模式,创新市场化、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专业化、标准化“六化”管理方式,探索出一条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品牌连锁发展新路子。目前已在淮南、六安、滁州、宿州、合肥5市承接运营了40家养老机构、4处托养中心、3个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分公司,总床位数达到6126张,入住老年人3870余位。
22.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社会福利中心
经验做法:宁化县积极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投资建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并引进国德养老服务集团运营。2018年投入使用后,将优质医养资源、专业服务逐步延伸至乡镇敬老院,打造城乡一体、连锁运营服务品牌。截至2019年底,收住特困人员68人,全县失能特困人员供养率从12.8%提高到99.4%,现收住老年人162人,入住率63.28%。在运营中,建立党支部,实行党建指导员、业务监督员、社工管理员“三员制”监督,老年人家属“家委会”评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公益性质不变、服务质量有保证;通过适老化改造提升、优化环境布局、嵌入慈善助老超市,使机构成为老年人的快乐大本营;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在照护质量深度、信息档案精度、亲情衔接力度、文化娱乐广度、食品安全强度等方面下功夫,真正让老年人愿意来、留得住。
23.江西省铜鼓县福利院
经验做法:铜鼓县福利院在充分满足全县特困失能集中照护和城镇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一院两制”模式,大力推行社会化养老,不断优化管理服务,实现公办养老、民办医护深度融合;完善工作流程、考评和考核等各项规章制度,破解工作人员吃“大锅饭”瓶颈;实行人性化服务,安全管理不放松,娱乐活动多样化,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和个性化需求;引进专业化医疗机构,探索养护与医护一体、康养和救治融合的医养结合模式,破解老年人“康、养、医”难题,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照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