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的通报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0-10-04
|
12702 次浏览
|
分享到:
32.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社会福利中心
经验做法:双牌县社会福利中心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后,由湖南康乐年华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承接运营。中心精心打造“生态养老”、专业连锁品牌,成为永州市养老服务和人才培训示范双基地。坚持兜底保障和福利性定位,大部分入住人员为社会孤老、空巢高龄、失能等兜底保障和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床位利用率超过90%;重视安全生产,9年来未发生安全事故,并在2013年、2016年、2019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按照连锁化模式,托管了全县三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指导、运营两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带动县域内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和医养结合服务资源,初步形成了“1+3+N”的县域养老服务联合体,被列为全省养老服务创新典型案例予以推介。
3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社会福利中心
经验做法:2008年,该中心由雨花区民政局建成投入使用后即实行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由湖南康乐年华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机构中标运营,是湖南首个公建民营的老年福利机构。公建民营12年来,中心贯彻公办养老机构优先保障政府兜底功能,彰显福利性质、普惠养老特色;床位利用率始终保持在93%至99%,确保养老资源充分利用并向社会实现有效供给;发挥辐射功能,向周边小区、社区老年人家庭开放并开展接送日托、短托和居家养老上门送餐和照护服务,300张床位放大到能让3000人次享受养老服务的区域辐射和受益能力。
34.广东省广州市老人院
经验做法:广州市老人院聚焦特困老年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以“整合照料”理念为指引,探索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人性化“四化协同”发展路径,形成“养、护、医、康、社、产、学、研”八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建立涵盖社区居家、机构养老、老年医疗三大版块的服务网络,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充分履行了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应急安置、标准引领、人才培养、品牌拓展、科技支撑等社会责任。
35.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福利院
经验做法:东山福利院建立于1987年,是广州市越秀区所辖的唯一公办养老院。建院以来,以“做老人最满意的养老院”为目标,在内部管理制度、医养结合服务、专业社工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从单一院区、40张床位发展为拥有450多张床位、三个功能院区、一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院的大规模综合公办养老院,服务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近年来,区民政局与央企华润集团合作,采用PPP-BOT的项目合作模式,开展第四期项目建设运营,尝试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的改革探索,推动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合作,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和服务专业化水平,为养老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