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民政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的通报

36.广东省深圳市养老护理院

经验做法: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是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首家公办市属护理型养老院,拥有800张养老床位,2018年启用运营。院内环境设施条件较好,可提供规范优质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社工等服务。作为改革创新的事业单位,该院不定规格、不设编制,通过组建理事会、运营管理团队和监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除承担政府兜底保障职能和为户籍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外,从2020年起以全成本定价面向社会分批开放市场化床位,满足市民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37.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福利服务中心

经验做法:云安区福利服务中心是一所集敬老院、光荣院、儿童福利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目前共有35名特困老年人和81名社会老年人入住。该中心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优势互补,为特困人员提供护理型供养服务,为社会老年人提供护理型养老服务,探索出一条操作性强、复制性广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新路子。

38.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综合福利院

经验做法:北海市海城区综合福利院建于2007年,现有床位200张,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体系为目标开展公建民营改革,初步形成了集老年慢病管理、康复保健、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入住率常年保持90%以上。该院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失能老年人整体护理、残疾老年人医疗康复、失智老年人启知教育、临终老年人疗护等多样化养老服务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探索和发展认知症护理理念及模式,引入专业化社工力量,促进精准服务与人性化共融,老年人健康在院内得到有效保障。

39.海南省琼海市养老中心

经验做法: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为契机,琼海市养老中心吸引了专业高效的社会资本投入和配置,建立了互信与监督并存的管理体系,探索社会资本承接公建民营养老项目的实现机制。中心设置养老床位165张,自2017年投入运营以来,坚守高质量服务标准,坚持“管理专业化、服务人性化、运营社会化”的运营理念,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功能、细化服务环节、推进人性化服务。

40.重庆市江北区双溪敬老院

经验做法:双溪敬老院引入专业养老团队,采取“公建民营”模式运营,在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四方责任、加强指导帮助、强化监督考核、做好经费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既保持公办敬老院兜底保障作用,又发挥民营养老机构专业性,既降低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投入风险,又提升公共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多方共赢,在当地形成了双溪供养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