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布《养老服务专项规划2018-2035》(草案)(征求意见)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0-10-14
|
737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使社会力量逐步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发挥北京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形成特色优势明显的养老服务产业格局,重点发展康复辅具产业。建立长期照护服务项目、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五)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加快推进老旧居住小区和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开展老年管理志愿者和科技志愿者等公益活动,鼓励低龄老年人帮扶高龄老年人。加强专业化老年人社会工作者团队建设,重点为独居、失能、失智等特殊老年人提供专业的上门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专业学科体系,形成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体系。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培训制度,建立养老护理人员信用评价体系,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稳定从业人员的激励力度,逐年提高年度绩效水平和从业人员收入水平。 适度发展康养小镇、养生基地等新型养老服务。突出自然山水优势和旅游休闲特色,按照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理念,重点承接健康养护、森林康养等养老服务功能,在做好辖区养老保障工作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做好基层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提升、农村幸福晚年驿站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城区推进建设集中式居家养老服务社区与新型康养医养相结合,与居家社区机构相协同的养老服务模式。加强乡村地区,特别是山区村庄的基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居家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需求。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养老服务联动,在满足本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承接中心城区养老服务功能外溢,适当建设中小型养老机构,一般床位 规模控制在100张至500张以内,补齐短板,充实服务体系,主要着力加强存量设施现状调控、基层公办养老机构功能完善和服务提升、养老照料中心和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规划建设。
重点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顺义、平谷、大兴(亦庄)等东部各区联动发展,本地以中小型养老服务设施为主,结合家园中心建设,鼓励养老服务设施、公益性福利设施和医疗设施临近设置,共享共建,保障就地养老、就近养老需求。 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实现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发展,协助廊坊北三县地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以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流动为出发点,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建设高品质、复合型的养老机构,整体提升通州区养老服务水平。做好与北三县的统筹规划,不再建设大型养老机构,相关养老项目向北三县延伸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