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问题加剧,青年夫妇无法全身心照料家庭的现状下,养老护理员的供给问题日益显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的50余万名养老护理员,远不能满足2.54亿老年人和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据估测,未来一段时间,全国需要新增至少上百万名养老护理员。
2020年广州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第十期关注“养老照顾服务队伍建设”,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为了规范养老行业,广州正在制定《广州市养老服务信用信息使用管理办法》,以对违法违规失信和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员实施联合惩戒。
焦点1 护理员缺口如何填补?
在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方面同时发力
2019年11月,《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出台,提出支持各类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推动院校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学生就读养老服务相关专业。
市教育局副局长谷忠鹏介绍说,目前广州市各院校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保健(健康养老)专业、护理等专业,年均招生1000人左右。
生于2001年的贵州姑娘张医,从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来到岭南养老院工作。张医做出如此的职业选择,背后是广州在不断加大养老护理类专业的招生宣传,使学生和家长更多了解养老专业的内涵和就业前景。此外相关院校的养老护理专业也在对口云南、贵州等贫困地区实施招生帮扶。
但年轻人鲜能真正投入护理一线,仍是现实问题。市政协委员、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张嘉默曾前往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得知,目前涉老专业的学生多是调剂而来,未来从事养老行业意向薄弱。学生对该专业的反馈是“不了解”“辛苦”和“薪水低”。
提升养老行业的职业认同感是长远工程,既要物质支持也要精神鼓励。近年来,广州市不断提高对养老护理员的政策保障。《广州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了护理员的最低工资制度、采取就业补贴、岗位补贴等10项措施。《广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资助管理办法》也明确政府资助的资金应当优先用于提高护理员的待遇,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