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城市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❷ 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成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调查显示,调查对象64%目前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不与子女同住),34.7%与子女同住。在理想的养老方式选择上,选择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占调查对象的37.3%,其次,与子女同住占比34.7%,接受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不与子女同住)各占比26.7%,而选择民办养老机构仅5.3%。
❸ 上门做家务成为居家养老老人的最大需求。调查显示,居家养老老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最多的是上门做家务,其次是助餐、上门服务、健康指导。已享受的社区老年服务项目主要为免费的身体检查和体检,占调查对象的48.0%;其次是节日慰问,占22.7%;32%调查对象表示从未享受到社区服务项目。❹ 生活舒适度和收费标准成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因素。居家养老老人在选择机构养老服务时考虑多重因素,其中机构生活舒适度、收费标准、服务水平、卫生环境等成为老人选择机构的主要顾虑。机构收费标准上,45.3%的受访者接受3000~5000元的收费标准,37.3%的受访者接受1000~3000元的收费标准,14.7%的受访者能够接收5000元以上的收费标准。❺ 居家养老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期待。居家养老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期待上,希望政府增加投入的占调查对象的89.3%,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占76.0%,服务价格合理规范透明占57.3%,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占53.3%,以街道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更加普及48.0%。另外,老人也十分关注医养结合的服务水平、距离子女的远近。
❻ 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属养老服务上付出更多。通过对15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属的调查发现,家属陪伴老人时间更长,几乎全天陪伴的占调查对象的66.7%;赡养支出上,每月2000~3000元占50%,3000元以上占50%。在养老机构的收费上3000~5000元最多被接受。在社会养老方面,最关切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政府增加投入、价格合理透明等要素。在社会养老建议上希望机构养老更加普遍,医养结合更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