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城市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一)机构及社区老人实际需求情况。
❶ 对所在养老机构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对养老机构90名入住老人的问卷调查显示,入住老人对所在机构总体满意度较高,选择“较为满意”“非常满意”的占调查对象的82.3%,其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比46.7%。对45位社区养老的老人问卷调查显示,老人对社区养老的满意度更高,达到100%,其中非常满意占42.2%。
调查显示,老人对所在养老机构或所在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建议主要集中在医疗资源需求、健身设施提供、娱乐活动组织和生活照料细节问题上。❷ 多数老人退休金和养老金足够支付养老机构收费。受访入住老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和养老金,无单独依靠子女抚养的情况。根据市民政局资料显示,2018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人平均养老金为每月4278元。50%受访老人收入水平为3000~5000元,18.9%的受访老人在退休金和养老金之外同时有家庭成员供养,8.9%受访老人同时有财产性收入。老人在机构的支出,小于等于5000元的占受访老人的69.8%,与老人收入较为匹配。老人支出大于5000元的占比30.2%,其中大于等于10000元占比5.8%,主要集中在民办养老院。❸ 机构卫生环境条件和生活舒适度成为选择养老机构及社区服务的主要考量因素。无论社会养老机构还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卫生环境条件和生活舒适度都是老人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分别占调查对象的80.0%和75.6%。其次,机构地理位置、服务水平,医护管理水平、收费标准也是选择机构养老的重要因素。此外,其他入住老人的整体素质、机构内餐饮情况都成为老人选择的考量因素。❹ 政府增加投入是选择机构和社区服务的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主要期望。调查显示,老人选择希望政府增加投入占调查对象的74.8%,其次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占比54.1%,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占比51.1%,志愿服务更加符合老年人需求占比44.4%,服务价格合理规范透明占比42.2%。(二)居家养老的需求现状。按照“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居家养老是基础,社会养老的主体始终在家庭。“十三五”期间,政府着力创建适老宜居的社区环境,推进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和家庭的无障碍改造,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❶ 居家养老老人收入基本满足支出需求。居家养老老人收入来源主要为退休金和养老金,72.2%的受访对象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8.9%的受访对象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水平在3000~5000元占调查对象的65.3%,5000元以上32.0%。每月用于自身的支出(含食宿、交通、医疗、文娱等各方面)在1000至2000元的占调查对象的41.3%,2000~3000元的占33.3%,3000元以上占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