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城市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2018年1月1日,在一家社会福利院内,一位市民正在为年迈的长辈弹奏钢琴
图片摄影 | 王溶江
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按照“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上海市大力建设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模式,整合社区内养老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社区养老机构发展迅速。2018年,上海市社区托养机构中长者照护之家共计155家,床位数4298张,比上年增加868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641家,月均服务人数2.5万人,增加0.2万人。为整合社区养老资源,大力发展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018年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80家,比上年增加80家。(二)社区养老日均接待量大。受访的9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均接待人数在100人以上的有5家,其中2家接待量高达250人以上。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整合社区养老资源,具有面积较大,志愿服务者较多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老年群体。
(三)社区养老资源整合优势明显。社区养老服务依托当地政府和社区,不少管理人员由当地街道、居委工作人员兼任,在资源整合上优势明显。服务形式上更趋多样化,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活动、日间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治疗等服务普遍能够提供,上门服务(包括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短期托养和紧急救援呼叫等根据所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情况部分已开展实施。(四)政策扶持力度大、创新工作亮点多。社区养老服务不同程度享受税收减免、公用事业费等优惠政策、土地供应方面、建设补助和运营补助等补贴支持、人才培养和就业等方面优惠政策。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养老的典型代表,充分集合社区各类资源的优势,与当地市民驿站、示范睦邻点、当地工作室等开展合作,创新开展养老顾问点、大型文娱活动、提供各类生活服务。例如走访的古美路街道平南居邻里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以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为目标,创新发展养老顾问点、综合为老服务点、助餐点、文体活动(高雅艺术进社区)、教学讲座类活动、便民服务、嵌入式医疗服务站等7大功能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2017年6月,上海首家内环内参照五星级酒店标准建造的养老公寓在浦东开门迎客,每套间每人月缴1.8万元。图为首位签约入住者接受媒体采访
图片摄影 | 王溶江
三、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家庭发展逐渐小型化,使得传统上依靠子女养老的负担逐渐加重,同时,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增多,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需求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