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民政局副局长与护理人员的对话:带老人“飞越养老院”,民政局副局长为她点赞

目前多数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就业意愿不强,《实施办法》规定,国家统招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区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一年以内的往届毕业生,进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发放入职奖励,在申请人入职养老服务机构工作满一年后开始发放,分三年按照补贴标准的30%、30%、40%,直接发放给本人。

 

设立这个入职奖励,是希望吸引和鼓励更多毕业生进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医疗保健、康复护理、营养调配、心理咨询、技术培训、能力评估、服务规划等养老服务相关工作,发挥专业力量、带动行业生机,从而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邢雪:如果是像我这样,在外地上学也不是北京籍,来北京从事养老服务,会不会有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呢?


李红兵:这次的政策设计中还不包括。你理解得非常准确,这次的政策主要包括在北京上学或者北京户籍的毕业生。政策制定落实也是个试水的过程,在逐步细化岗位津贴、入职补贴等内容。我们相信今后这个政策还会扩展。


邢雪:现在有很多工作人员,尤其年轻人,可能会涉及轮岗做手工做行政,那还能享受补贴吗?


李红兵:补贴指向是挺明确的,针对一线的护理员。养老服务机构里有三类工作人员可以说十分关键。第一类是一线护理人员,服务行业最需要的就是人对人的服务;第二类是专业人员,包括营养师、康复辅具适配师、心理咨询师、院内医护等,是通过专业能力提供关键支持的;再一个就是院长,是养老机构的火车头。


所以现在先抓这三个重点,尤其今年疫情期间,你们在封闭情况下保障老年人的照护,应该说是最需要先予以支持的。但如果流动性很大,养老护理服务的工作质量也难以保证。


你提出的先轮岗后确定职业的情况,后续可能也要考虑完善。总的来讲,补贴和津贴的发放可能还要更灵活一些。这次的政策是三年一个期限,三年以后会做更多完善和调整。

 

邢雪,北京首开寸草养老院社工。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一线工作中,对拍脑袋想出来的有没有觉得挺烦的”

 

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