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中国的养老产业应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养老体系,满足全方位的社会需求。大体来说,可以参照美国高端及大众需求市场化,底层需求由社会养老基金体系保障的模式。而从日本成熟的养老体系中值得学习的内容则集中在其高质量的介护技术、医疗服务及精细化管理上。选择通过产业市场化吸收养老需求而非社会保障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日本养老体系本质上属于社会福利型,考虑到我国社会整体上的“未富先老”局面,加之老龄人口基数庞大,实施难度可想而知。其二,日本模式更注重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的介护和医疗服务,而美国市场化模式下的养老产业更完整,涵盖了从不同健康程度的大众化和高端需求。但是,必须注意到,美国REITS模式需要较低的资金成本环境及政府大力支持。因此,国内养老产业的市场化道路上,需要政府的激励产业政策以及持续性的资金投入来主导推进。
3.2养老产业核心诉求——老有所依
“四二一”的家庭代际格局使得家庭养老压力日益沉重。对于高龄老人以及失能、失智老人而言,家庭曰常养护更是一大难题。同时,城镇化和国际化带来的人员流动使得空巢老人的数量日益增多,对子女亲自赡养提出了现实挑战。
基于上述两点事实,可以看出,养老产业中最核心的诉求在于老人们能够得到及时、到位的照料和看护,老有所依。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他们会希望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而另一方面,养老机构则能够提供最全面的专业服务。根据不同的需求偏好和供给约束,产生了三大类核心养老诉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养老机构。
3.2.1核心诉求之一:居家养老——养老产业的主战场
随着子女与老人分居日渐成为主流,老人独自居住在家的照护就需要通过购买服务进行。“9064” 和 “9073” 的养老规划也说明,居家养老将是未来我国老龄化深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成为养老产业的主战场。
居家养老往往需要相应的远程医疗、社区健康、家政服务、运输供给膳食、照顾起居等服务。2008年初,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中48.5%的老年人有各种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其中家政服务的占25.22%,需要护理服务的占18.04%,需要聊天解闷的占13.79%,需要法律援助服务的占2.25%。
智能化居家设备为老人远程养老
智能养老设备可以提高有限的专业养老人员对庞大的老年人群的覆盖效率。设备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远程完成实时定位、家政服务呼叫、健康监测、紧急救助呼叫等服务内容,同时帮助老人的子女远程实时了解老人的最新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