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养老行业深度报告:老龄化加剧,中国养老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空巢老人在城市和农村都成为普遍现象,养老问题需要社会力量解决。

农村老人成为留守老人,传统的家族式赡养功能弱化,城乡老龄化问题倒置。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各种渠道外出求学、工作,最终定居在城市,仅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才能够将老人接到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赡养,老人成为留守老人。农村劳动力补充城市的同时,加速了农村老龄化的进程,城乡老龄化问题出现倒置。随着年轻劳动年龄人口的流迁规模与幅度提高,未来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超过城市。

城市老人境况同样不佳,子女不在父母身边工作比例高。尽管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进入现代社会,子女异地工作、出国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子女与父母的居住形式也发生变化。特别子女结婚以后,与父母分开居住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分开居住或者远离父母。城市空巢老人赡养问题也十分突出。

同时,失独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代沟日渐加大等问题,都是目前老人养老面临的诸多问题。老人脱离子女独自生活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常态,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照料都将成为养老社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1.4首批中产退休在即,中高端养老需求将发力

我国首批中产阶级即将步入退休生活。首批中产阶级主要指的是在改革开放后首批通过自身努力,留有一定积蓄的群体。这一群体目前主要集中在50岁至65岁这个区间,是近10年内养老消费的主力。

首批中产将为养老市场带来变革,城市中已逐步出现消费能力较强的老年人。这个群体能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中产,一方面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变化,嗅到了商机而发家致富;另一方面,其中不少人接受了文革后的第一批高等教育,通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优势,逐渐步入各个单位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再者,其中大部分人也是首批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口,他们受益于中国城市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在资产价格还未上涨时已经解决了相关刚性的需求。因此这一批中产阶级将为养老市场注入较强动力。

城市中首批中产同样面临空巢老人、子女赡难等问题,中高端养老将率先发力。他们是新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婴儿潮叠加人群,也是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这一代人对于社会养老的需求对养老产业将有两重效应:其一是“老年人口红利”效应,即老年人口增多,其二是个体消费能力上升效应,即老年人个体消费能力上升,因此他们的需求应值得企业的关注。他们将能够负担得起改善退休后生活状况的经济能力,因此高质量、高起点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养老机构都将受此带动,率先迎合高净值客户养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