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中国老人为什么住不上优质养老院?

能住上什么样的养老院?

从老人迈进养老院大门那刻起,他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自由,也许还有尊严。

起初,老人只是失去独立出入的自由,养老院的门卫多数管理严格,外出通常要子女陪同。还有许多老人,是被子女以“参观”“就医”等原因“骗”进养老院的。

随着身体机能的衰减,他们的生活空间一点点缩小,最终被禁锢在一张床上,常常有老人形容自己在养老院中的处境“就像在蹲监狱”。

在上海市一家公办养老院,老人们按照失能失智与否划分出三个世界,按照楼层区分开来。

住在一楼的自理区老人,生活相对丰富,可以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打牌搓麻将,闲话家常。活力更充沛的,还能到花园晒太阳散步,甚至绕着养老院骑自行车。

连接左右两边病房的走廊,是公共区域,大型鱼缸里的蔚蓝世界为微苦冷清的养老院增添一丝生机,旁边还放了一架钢琴供人演奏。

二楼“关”着失智老人,房间外的读卡器提示着,这是一个与楼下完全不同的世界。这里住着的八九十岁老人智力如同刚刚上学的孩童一般,不认识自己的家人,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被关在这里,整日叫嚣着“放我出去”。还有的认知症老人有暴力倾向,养老院出于安全责任考量都不敢收。

更多楼层住着的是瘫痪在床的老人。失去对自己身体控制权的老人,仿佛如机器般躺在床上,连吃饭、穿衣、如厕等已经形成本能的动作,都需要有人协助照料。

按照普通养老院当前的照顾比,平均1名护理员要服务5-10个老人。

为了保证照顾的效率,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人的身上。养老院最害怕的情形是,万一护工忙着照料其他老人时,有老人不小心摔倒或者伤到自己,机构和护理员都要承担最直接的责任。

所以,为了防范安全风险,也为了保证照顾的效率,约束就成为养老院中通行的保护手段。

这种行为也会得到家属默许。

很多家属也都是在长期的孤立无援、心力交瘁的状况之下,才选择把老人送进养老院,所以他们也都很明白、体谅护工的难处。眼下为了老人的安全好像只能如此。

孙斌就曾看到过父亲被绑在轮椅和马桶上,“相当于安全带一样”,养老院工作人员为父亲刷指甲缝里的大便。这是他自己都做不到的细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