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留不住的“年轻养老人”?问题在哪里?

3、个人经历以及机构氛围是年轻人留下的拉力

“照顾一位奶奶时一直以为他不会说话,结果照顾了两个月他竟然说了一个字并且点了头。让我觉得我做的一切是有意义的。”

“一线护理工作很累,但是如果能在累的时候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那会让人觉得很有价值。”

养老行业需要情怀,需要爱心、同情心以及与老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耐心。一份工作如果可以使人获得成就感,那么他就愿意在其中付出。根据我们了解,愿意在养老服务领域做的年轻人一定对养老工作有强烈认同感,并且他们的这份热爱与年少时跟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相处的经历分不开。

年轻人会更喜欢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这个机构所有人都互帮互助,一团和气,爱惜年轻人,会给很多学习的机会,即使是有挑战性的工作,也让我有勇气去尝试。”

4、钱景与前景决定能否坚持长久

对于毕业后面临婚恋的年轻人而言,工资不能仅满足个人基本生活花销,还要达到基本的收支平衡才能计划好自己接下来的生活。在北京,年轻人一个月5000左右的薪资水平不足以支撑年轻人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会动摇年轻人继续留在养老机构的信心。

“愿意在养老机构做一线护理员,但是不愿意一直做”以及“愿意从事养老相关领域,但是不愿意做护理”。这些是愿意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人最真实的想法,如果没有合理的轮岗机制或者晋升机制,那么年轻人也很难坚持下去。

如何吸引年轻人?

1、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难题

为什么同样是被叫做“阿姨”,养老护理员的收入待遇要比月嫂、家政低得多呢?一线照护人员需要情怀,但是光有情怀是不够的。

专业化的年轻队伍,需要与其能力与付出相匹配的薪资待遇。但是养老机构却很难为员工提供高薪资。其实归根结底,员工待遇依赖的是养老机构本身的经营情况,换句话说,企业与员工是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关系。

只有养老机构改善盈利情况,才能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