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养老领域难留下年轻人,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全国各地的养老机构,还有很多像邢雪一样的年轻人,他们从实习期就进入养老行业,一直坚守至今。
对于年轻人而言,从进入养老相关专业开始,便会面临多次“劝退警告”。对此,结合央视报道以及我们身边几位坚持在养老服务领域年轻人的经历,分析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领要经受的多重考验。
在央视记者采访的五名学生中,只有一名是自愿选择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选择“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该专业并不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当时自己和父母一脸懵,不知道这是干嘛的。”“我一听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以为偏管理学。感觉毕业后要去养老机构做个什么管理的,什么主管之类的,是跟酒店管理差不多的专业。”这些话说出了很多学生的心声,如果误入该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实习中对该专业建立不了认同感,那么毕业后也很难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报道中提到邢雪是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方向的毕业生,自2019年由学校推荐来到首开寸草养老机构实习后,便作为一名社工,一直留在那里工作。对于学生而言,选择适合自己实习单位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实习是学生职业规划的开始阶段,直接影响毕业后的就业、择业方向。
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熟悉专业内容,并不是在书本上,而是在实习中。只有进入实操阶段,才算彻底了解养老护理行业真正的工作内容。在报道中,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的王婷老师提到“学生在进入养老机构之后,顶岗实习的第一个月,是老师关注的最重要的一个月,第一关是屎尿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特别大,导致他后期就直接离开这个岗。”
对于实习机构的选择,学生们有相对固定的偏好。据了解,在实习期,学校会为学生提供若干个养老机构去实习,由学生自主选择。大部分学生会更倾向于选择正规,有一定知名度、连锁型,发展比较成熟的、工作更标准化、规范化的养老机构,“这样可以避免一人身兼数职以及很多杂事的干扰,工作环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