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拆解中国养老全产业链:80后是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人

6.2 老年保健品=产业隐形冠军

6.2.1 保健品公司是怎样收割老年消费的?

所有50岁+老年群体共同面临的健康问题是“如何睡好觉”和“如何防/抗癌”,因此产生的流量和生意是:

电视媒体:以北京台“养生堂”为代表的老牌健康类节目,其邀请的专家级别、防治疾病的方法论、节目长期的受众稳定性,吸引了“足力健、老人手机、泛保健品”的长期投放。类似的,在优质电视剧、生活类、新闻类节目中,你也能看到很多的品牌露出。

网络媒体:短视频和头条的健康内容吸引到的浏览和传播量,早已在数量上超过了传统媒体多个量级,但更多还是用“短平快+标题党”的方式吸引眼球,并不能产生用户信任,直接变现的方式靠网络广告和黑五类保健品销售。

再把老年群体分层,对于50-65岁更年轻的老人来说,其慢病问题主要集中在“骨质关节、睡眠、三高、肠胃”等。以国家卫建委公布的68岁平均健康寿命和77岁平均预期寿命为参考值,一般来说保健品公司瞄准的就是68-77岁的空巢慢病老人。

中国式养老中的保健品(本报告中主要指食品和用品),主要针对空巢老人和被慢性病困扰的自理老人,前者数量至少有1.14亿(央视白岩松老师2018年两会采访时预测2020年的空巢老人数量),后者则是1.8亿老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达75%(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2019年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新闻发布会上的数据)。根据慢病中心全国的死因监测系统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位居前三位死亡的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这三种疾病占到老年人群死亡的70%以上。此外,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8.3%,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9.4%

针对该群体,开创中国养老产业历史,并将持续经历多个周期的保健品公司(年赚1亿已经是中大型保健品公司的基础门槛),值得所有中国养老领域的创业者/投资人/用户深度学习,以下几个洞悉人性的获客到复购的业务流玩法,依然在祖国大地时刻上演:

A. 地推:“下乡刷墙”,是25年前保健品公司玩剩下的

1994年的山东济南,三株集团凭借着三株口服液,一年卖了1.25亿元;第二年,增长了10多倍达20亿元;第三年,突破80亿元。但在1996年6月,湖南常德的一位退休工人服用三株口服液后高蛋白过敏意外死亡,三株被告上法庭,最终败诉,20 多家媒体的《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报道,导致三株全国月销售额从数亿元一下子跌到不足 1000 万元,最终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