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拆解中国养老全产业链:80后是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人

但广袤农村大有可为,25年前三株就成为了刷墙鼻祖,20年后的2014年,电商和移动互联网下乡重演了土味刷墙一幕(比如“小米电视买的早,媳妇娶得比人好”、“养猪种树铺马路,发财致富靠百度”等)。

到了2019年,保健品公司正在2-3线城市的边缘继续向下渗透,虽然下沉城市的老人们的时间被智能手机分流,但以菜市场和村头田地为代表的流量场景,依然是留守老人们社交和消费的一级入口,保健品公司正在继续线性下沉,门店带来的非标服务和保健食品,依然是中国式养老“闷声大发财”的隐形Boss

B. 留资:赚50元/人 * 30人信息:100%转化率怎么做?

你一定有为双11的红包、盖楼、拼团“玩”的不亦乐乎,本质上和平时在拼多多里种树换水果的叔叔阿姨们没啥区别。“五环外”的小镇青年为了趣头条的收徒红包,为了支付宝20-99元的拉新激励,都产生了月入万元的优秀案例作为平台继续宣传的话术。

保健品公司们作为拉人头的鼻祖,当然不会错过,光是每年的新模式至少有300种。目的都是获客到成交高价保健品,中间比拼的就是谁的效率更高、更容易复制、更快速转化。

在北京,“支付宝收新”模式是联合移动、联通和银行,权威品牌背书+流水线作业,使用养老驿站(引流+活动=政绩)免费场地,一场活动吸引社区属地30多名老人顺利绑卡开通,赚钱又赚人。这里的生意经是,银行每开通一张信用卡在2018年的成本预算是100-200元,普通银行卡三方绑卡10-20元,支付宝新注册20元起,运营商新用户成本甚至高达400元。

完整流程下来,30多个老人的全部个人信息(身份证、银行卡、支付宝、手机号、甚至家庭信息、消费习惯等)100%真实掌握,同时获得30-50元的渠道返现,也为后续销售转化和多点位复制做好准备。

C. 销售:老年增量消费者,特供大牌+爆款单品

传统药店渠道里定期888元/4瓶促销的鸿茅药酒,以及商超内累计卖出1亿瓶的脑白金,依然是老年人们的存量消费场景和品牌;在电商渠道上,小仙炖用户中有5%是冻龄老太太自己剁手,以及基于子女孝心卖出超4万元/天的Swisse老年营养素。

这是公开渠道中的可见商品,而年轻人们日常熟悉的品牌,也早就以特供方式进入保健品会销渠道:例如御泥坊的抗衰老面膜体验课、波尔多红酒的千岁生日宴、蒙牛晚上好和娃哈哈妙眠的睡前助眠奶多级分销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