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中国养老全产业链:80后是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人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1-04-21
|
2155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美丽和健康的生意,电商之外的另一条路径就是线下体验式会销(保健品公司+老年大学),反之后者也能做成线上直播+一件供应链包邮代发,因为这是50岁+女性一直不变的定量需求;而珠宝类前面聊过多次,本质也是通过直播陪伴+导购(优质内容筛选器)用9.9元引流转化的,是近2年新增的成熟渠道。
“陪伴”:Kill Time,情感类主播关注最多,K歌装备受欢迎(客单价集中在100-200元);更升级的Kill Time方式是,有8.3%的女性商家是50岁+
“学习”:给孙辈买学习机、智能手表等(1000-3000元);同时也给自己买智能手机(都是学习行为,都要跟上社会主流标准)
“孝心”:90后女性白领给父母买鞋服Top3包括一体绒妈妈款烫钻毛衣、妈妈装套装、妈妈款冰丝衫短袖套装(大约客单价集中在50-200元)
这里唯一客单价较高的是孙辈的学习机,例如仅在快手上(淘宝都没有)销售的学之识智能学生平板电脑等,都是典型的贴牌打信息不对称的生意(给低线用户)。放在老人自身消费来看, 50-200元就是主力区间,这和头条系的二类电商是一样的
我们选取了较为典型的创业公司,覆盖“寻找快乐和解决痛苦”两类需求。
因为篇幅限制,我们放在了PDF中,可以在微信后台回复“养老”,获得完整报告。
对于上述文娱/生活服务类增量创业公司,我们尝试从“流量+广告、流量+消费、产业+联盟”三方面来剖析养老产业投资:
经纬、真格、顺为、赛富、IDG、SIG海纳亚洲、GGV纪源、CCV创世伙伴、BAI贝塔斯曼亚洲等已出手的知名存量美元/双币基金,还是用“流量→资本→流量→广告联盟/用户打赏→资本”的已验证逻辑(如五年前的小年糕、美篇、糖豆,和五年后的红松学堂),微信系的流量做到一定规模后,腾讯投资也会入场。熊猫、零一、云九、五岳、高樟等近年出现的投资机构则是小额少投,买便宜的轻模式入场券(偏向微信、短视频流量矩阵)。可以理解为,当有了盈利和上市的陌陌、探探、B站后,从流量逻辑上看就一定会有新人群版的上述服务,比如按城市维度看下沉城市的伊对,比如按年龄维度看中老年人的糖豆。如果未来还会出现移动互联网流量结构性变化(例如前几年从图文到短视频、从一二线存量到下沉增量)的话,那么老年人群入场会从原来的3-4年延迟于年轻人,变成几乎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