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中国养老全产业链:80后是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人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1-04-21
|
21544 次浏览
|
分享到:
F. 价值变现:图文内容→约展现2-3次广告/分钟;视频内容→“恶”=C端直播+打赏+私聊(卖隐私给老年人)、“善”=B端美妆+美装+美食+美景带货(卖人设给年轻人)
举个例子会更清楚,线上陪伴老人闷声发财的是:彩视选广义人群需求(寻找快乐),从“恶”付费抽成(形成私密圈子后,用户成瘾很难逃离);另一个例子是各种“线上老年大学”选小众人群需求(自我实现),从“善”很难收上钱来(人群少+非刚需,本质是陪伴就该免费)。而线上老年兴趣社群(如闲趣岛)如果平台匹配不佳,则用户不会使用;如果平台匹配好,则全部被线下社交后的微信群截流(熟人经济),平台变成一次性,不会独立存在。
将前面两种模式结合的典型是北京大妈有话说(老年版咪蒙),早期吐槽医保、社保、儿女不孝(发展线上流量),后期转向辟谣和居委活动(做线下品牌),现在尝试老年金融理财优选课(金融变现)。我们认为,虽然金融杠杆可以放大老年流量价值,但无法赢过社区银行(兴业银行是典型)和支付宝(人工或智能投顾、低门槛、强信任)
A. 广告:3-5元/人的获客成本、平均用户时长约40-50分钟,靠广告来支撑3-5人小团队(约10-15万元)的运营成本,这是老年在线社群的大致情况(适合小团队,想象空间小)
B. 电商:二类(悟空百货以此切入但已经停止)和自营电商(乐退族)都是99元为敏感价格上限,垂类老年电商已被验证是伪命题;App电商导流普遍<1‰转化
C. 知识:3-4年前唱歌跳舞乐器都经历过99元线上课不行转9.9元(糖豆、小年糕)然后停止,头部玩家连续5年的客单价在40-50元,在线付费用户约占总知识学习用户(含免费)的7-10%,收入8-10万/年已是较好表现
过往8年真正验证可实现规模化变现的,一是糖豆广场舞2018年起4个微信小程序总计1亿用户的广告变现,二是美篇30-40元客单价的中老年回忆录(跨界成为中国回忆录最大“出版商”)实现数百万的月收入。所谓的线上老年大学提供“体美劳”各类知识,已验证的是这类知识就该全部免费(除了大家都在玩的低频旗袍秀线下大型活动配套可以付费)。
这一点红松学堂的变化值得关注,先是用半年验证视频号引流(4个月后停止),再测试线上互动版老年大学(相比传统1对多单向教学体验升级),和K12教育课程一样,从1对多的单向教学,到1对1的连麦互动模式。但红松同样面临的问题是,“善”的内容本身难以规模化变现,老人在线学习的需求渗透率约在2-3%(相比线下老年大学的1%更高,因为门槛降低了),能为此付费的不足10%,因此在线老年大学的生意是伪命题,想要发展必须连接线下课程和文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