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婧:我说个细节,节目开始前转发节目预告时,给我点赞的人群覆盖了“50、60、70、80、90后”,各个阶层对这个话题都有共鸣。
石亚琼:养老所有人都会焦虑。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另一方面为父母有养老压力。在这份报告后面的评论里,很多“90后”“00后”认为他们才是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人。但我还是非常坚持我们的观点——“80后”是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人。
因为,他们现在是上有60岁的父母,下有k12教育的子女,属于“三明治”的中间。中国养老金从98年开始普及的,“50后”“60后”的家长并没有这个社会福利或者比较少,局限在少数人。他们的孩子,“80后”这代人会承担更多财务上的压力。当然,每代人的养老压力都会有特定的历史阶段难题。
直面挑战:城市居民、农民工群体“老龄化”双向加剧
李程:报告中指出,待养老的老年人群体呈现出两个变量和趋势。1.一线城市户籍居民老龄化加剧;2.农民工老龄化加剧。这种压力会,带来哪些问题?最核心的矛盾和问题是什么?
石亚琼:一线城市老龄化人口比例大,这个是有目共睹的,一线城市里除了深圳,老龄化程度都很高——尤其是上海,人口老龄化比例是35%,518万人。像山东、四川、重庆、辽宁、江苏、安徽,老龄化差不多也超过20%。未来这样的城市会越来越多。
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也非常不均匀。今天“80后”“90后”很多人在北漂、南漂,很多人努力在一线城市的郊区买了房、市区租了房。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就医很可能是随着子女所在城市就医,从医院的医保支付来看,老年人占了很大比重。农民工群体的养老问题,就更多。现在中国差不多有3亿农民工,1/4都在50岁以上,他们的养老问题更严峻。
梁婧:我身边有个辛酸的例子。我的亲戚家装修时,雇了一位50多岁的瓦工,他希望每晚住在正在装修的毛坯房中——只是为了省一笔住宿费,给孩子省点钱。这些50-60岁的农民工,自己身体的各种慢性病越来越多,还想着子女。
思远:你的眼圈都红了。所以说养老问题不但“80后”“90后”在纠结,父母本身也在想着给孩子减负、帮一把孩子。除了医疗资源,对半失能老人的护工资源不足、用工荒也在加剧——上一代护工老了。日本从2013年开始大规模启用机器人护工,中国这方面起步较慢。
年轻人对于“护工”这个职业似乎不感冒。都是做工,去当个快递、外卖小哥,虽然辛苦,多劳多得、看风景不好么?所以家政服务业的缺口、从业者数量和行业标准,看来都是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