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央广网:走进新消费——中国式养老

“9073”养老模式下,中国养老院为什么住不满?

李程:16年前上海首次提出“9073”的养老配置,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北京为“9064”),中国养老的整体规划一直沿用此基础框架。现在养老市场,各种养老模式发展的状况如何?

石亚琼:养老模式比较多,比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半失能状态后,就要到专业的机构养老了。所以养老取决于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中国是不是养老院资源紧张呢?

我们调研的结论恰恰相反。中国老年人每1000人里有30张床位,发达国家是50-70张。但中国整体的养老机构入住率只有50%左右,北京差不多60%,上海65-70%。为什么住不满?一方面,中国养老院大部分是亏钱的,所以只能把养老院放在郊区,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子女把父母送到那么远的养老院,显得很不孝顺。会有愧疚感。

如果养老院开在市区,有严格消防要求,楼层数好像不能超过三层,所以成本和价格就会更高。还延伸了另一种现象,就是很多地产公司直接进军养老产业,为了更容易拿到土地资源。

中国养老,钱从哪来?为谁服务?

李程: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增至3亿人,2022年起将保持在1000万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速。中国形成了数量众多的“4-2-1”或者“4-2-2”家庭形态,传统意义的“养儿防老”很难解决中国当下及未来的养老问题。 养老对钱袋子是个考验,家庭、政府、商业保险等等,现在中国养老人群,整体而言,钱从哪来?

思远:养老保险从1951年颁布为起点,体系不断成熟,覆盖人群逐渐变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2月我国养老保险人群参保人数达9.99亿,全国近3亿人领取过养老金。但高低线城市的老龄化程度和养老金储备的差异比较大,所以现在1.社保基金要入市,就是存量的国家投入;2.养老目标基金要加强,就是个人买养老产品。2020年8月已有148万人购买养老基金,规模是353亿元,目前收益是正向的。

还有就是护理保障。2016年出现了长护险,目前在全国15个城市推广复制——长护险被称为社保的“第六险”,从医保基金、企业、个人等来源筹集,重点解决失能人员的生活照料和服务,就说白了养老金给钱,长护险给服务。

业内人士“实战指点”:养老院该怎么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