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北京居家养老行业复工报告|连亏数月的社区养老驿站终迎重启曙光

但另一方面,中关村大健康服务平台主任迟胜则提出,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北京有部分驿站经营压力比较大,但大多数企业仍在尽力坚持,有些还通过贷款等方式维持支出,等待“春天”的到来。在调查中,超过9成的受访企业都表示,虽然目前自己正经历资金困难的时期,但至今仍未考虑退出市场或缩减连锁规模。

除了资金承压外,如何重塑员工团队也是摆在各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汪晓红表示,目前公司部分员工还未返京,在当前这一特殊时期,即使这些员工返京后,安排住宿、确保隔离空间也是一个难题。“而且,短时间内重新招聘员工再培训也不适合居家养老行业。”汪晓红坦言,入户服务技术性相对较强、培训周期也较长,目前由于护理员的缺失,自己手里已经积压了78个订单了。李昂也坦言,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注重经验的积累,这部分人才一旦流失短时间内就很难重新培养,服务队伍建设不起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就面临着供需难对接的问题。

此外,李敬昂还提出,在居家养老服务重启阶段,老年人及其家人要重新适应入户服务还需一个过程,处于对防控安全等各种因素的考量,即使需求压抑了一段时间,可能业务恢复周期也会比较长。而李昂也表示疫情期很多老年人都习惯了“宅”在家里,所以在政策放开初期,需求的释放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复工期的新风向

北京居家养老服务全面恢复的消息,虽为企业、行业吃下一颗定心丸,但也同时让居家养老服务商们开始思考,究竟哪些服务最可能率先“走进”老年人家门。

刘宝三介绍,在驿站、居家养老服务重启初期,修脚、助浴、老年餐和保洁等服务需求集中可能会先行恢复。不过他也直言,修脚、助浴、保洁在严格执行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基本安全可控,但集中就餐服务确实相对风险系数较高,如果要恢复还需做好相关预案和准备。张雪梅则表示,居家服务的恢复还需配合员工的复工时间。“部分驿站的员工还未完全复工,员工返京后到可以上岗还需一段隔离及准备时间,在人员团队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需求相对较集中的修脚、理发等服务可能会率先恢复。”

居家服务陆续恢复,但也要注意到,疫情期间不少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北京商报记者实地走访多家驿站后获悉,疫情出现后,老年人对就医就药、健康养生等方面的需求有所增加,消费侧重点也有所转移。部分驿站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随着无接触及预约模式成为各行各业主流,不少老年人在进行线上预约、在线挂号、扫码问诊等方面颇为吃力,加大了单独就医的难度。对此,多家驿站均表示,未来将加码“医疗健康”陪同业务,安排专门员工帮助老人完成线上就医,预约问诊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加大老年人的心理照护服务,将老年人按照实际情况及年龄分类,开设相应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