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模式改革创新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模式改革创新(主题)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作为“七有”“五性”的重要内容,“老有所养”关乎每一位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北京民政要在全国干得最好”的殷切嘱托,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瞄准老年人“急难愁盼”,积极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

今年以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深入推进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不断深化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改革,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全力推动实现机构养老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在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前提下,形成以事业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事业、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养老工作格局,探索出一条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的“北京模式”。

立足北京实际

筑牢养老服务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坚持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可以说,过去十年,是北京养老服务体系从无到有的十年,是北京养老产业破题发展的十年。

多年来,北京瞄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实际需求,补短板、强弱项,围绕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逐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三边四级”就近养老服务体系。在市、区层面,建立了两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作为全市和区域养老服务的运行枢纽和指挥平台,整合区域养老资源。在街道、乡镇层面,支持社会力量建设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作为就近养老的集中养老专业服务平台。在社区层面,按照“政府无偿提供设施、运营商低偿运营”思路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总服务台”。

目前,北京共有养老照料中心287家,驿站1374家,老年人在居住住所的一刻钟服务半径内基本能够获取到较为便捷的养老服务。

保基本方面,北京率先将失能失智老年人纳入基本养老服务对象范畴,通过政府购买驿站服务方式,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巡视探访、个人清洁等4项基本养老服务。整合碎片化福利政策,实施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高龄老年人津贴等制度,让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2019年10月以来,全市共发放补贴津贴74.02亿元,惠及86万名老年人。

为确保经济困难老年人住得起养老机构,北京建立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制度,对城乡特困、低保、低收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度残疾人等服务对象,给予每月1200-3600元的入住机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