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47城、4万客户!探访平安居家养老启动一周年!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3-04-15
|
4311 次浏览
|
分享到:
3月底的上海街头,花信如期,唤醒春意。记者来到何林家中时,她正闲适地摆弄茶具,品尝今春的第一口鲜。而就在几个月前,她还在为老家父母的就医、健康管理等问题焦头烂额。
这是个人烦恼,也是社会难题。据国家卫健委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在“养老不离家”的传统观念下,养老难正成为许多普通家庭面临的真实困境。
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保险业,近年来纷纷开始探索中国式养老之路。“平安借助在医疗健康领域积累的经验,落实金融为民的理念,积极探索养老市场,让长者能够全天候地享受我们平安管家的陪伴与照顾。”平安寿险居家养老事业部总经理李斗表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已有约4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增值服务资格。我们不仅超预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也收获了很多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4万名客户之一的何林欣慰地告诉记者,平安居家养老项目为她解决了大难题。
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养老模式?能否真正解决老年人的痛点?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何林定居上海已有多年,平日里工作繁忙,还有女儿需要照顾,鲜少有时间回乡探望父母。去年下半年,她偶然得知父亲手臂上长了一个肿包。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对于这些小病小痛,老人的选择总是忍一忍。
老来常见病痛,但对许多老年人来说,独自去医院却是一件麻烦事。何林的父母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络预约挂号,到了医院,自助服务机、移动支付等环节,同样将他们困得寸步难行。窗口柜面上,又是长长的队伍……
何林的烦恼并非是个例。将老人送去养老院似乎是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式。但在何林的老家,有儿有女还让父母去住养老院,这几乎与遗弃无异。即便老人接纳了这一安排,子女仍会担心父母能否适应陌生的环境,并得到适宜的照护。
当前,我国的养老模式已形成“9073”格局(即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3%入住机构),子女成为老人获取养老照护的第一来源。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总体而言,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让人担忧,医疗支出也在逐年攀升,所需要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不断增长。
此外,全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缺乏关注。陈强表示,一直以来,老年人都是抑郁症的高峰人群,而这个现象的成因较为复杂,包括缺乏正常社交和沟通导致的孤独、家庭关系不睦、出现情绪问题后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平安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优势,立足“产品+”战略,构建起“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康养”三条经线,希望以全生命周期式的康养生态服务国家所需,成为支持民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