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认为这是暂时的,考虑到随着利率持续下滑,银行会更加重视中间业务收入,尽管银保手续费下降,但银行并不承担保险风险,且降低的手续费仍维持相对较高水平,预计经过一段时间市场博弈后,银保双方会慢慢适应监管要求,保险业务也会逐步走向正常。
开年首月,五大上市险企保费承压
NBD:在“报行合一”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未来保险行业格局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梁涛:在持续严监管的背景下,保险业会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进,市场格局也会随之发生重大调整。总体来讲,整个行业会逐步抛弃粗放的发展理念,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到追求价值增长,保费结构从以趸缴为主转到以期缴为主,以短期为主转为以长期为主。
此外,评价体系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原来“以规模论英雄”的市场环境会逐步消失,并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各主体会按照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自觉开展经营活动。原来以规模为导向的保险公司会调整经营方向,发挥自身特长,市场上就会出现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公司,进而让整个行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坚持,监管部门要持续严监管,尤其要抓大公司,大公司带头从严执行,保险市场秩序自然就会好转。
NBD:长期来看,如何才能实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梁涛:实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持保险要“姓保”,提高保障功能。行业长期以来片面规模扩张,甚至开展跨界业务,造成“重理财、轻保障”的现象广泛存在。回归保险的主责主业,需要不断提高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要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健康险、意外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以及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提高保险有效保额,推动保障责任进一步升级。
二是坚持保险为民,持续提升供给质量。要让商业保险成为社保的有效补充,通过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和医疗体系建设,持续扩大保障人群覆盖面。
一方面要加强消费者普及教育,提升民众对风险和保险功能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非标体、慢病人群、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及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加快发展面向新市民的保险保障服务。
三是坚持价值增长,确保业务可持续性。任何商业活动要想实现可持续经营,关键是收入能够覆盖成本。保险业是长期经营的行业,也要遵循商业运行的一般规律。保险业的定价是建立在精算假设的基础上,只有当各项经营活动的费用支出总和没有超出精算假设的各种费用总和时,保险业才会有盈余,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监管部门出台的“报行合一”监管新规恰逢其时。
理赔纠纷与销售误导投诉量仍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