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D: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来看,中国商业保险还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梁涛:目前,从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看,不适应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仍然存在。消费者满意度不高,投诉率居高不下,保费收入结构失衡,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过往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其中,最突出的是理赔纠纷投诉量与销售误导投诉量仍处高位。
这个问题经过长期治理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一方面,要在发展、改革和科技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发展,进一步提高保险市场化程度,通过市场竞争,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通过改革的办法,如制定保险公司理赔服务标准,同时公布理赔服务投诉情况,以提高透明度倒逼公司改进服务;提高保险公司理赔服务的科技化水平,进一步缩短理赔时限,改善消费者的体验感。
另一方面,销售误导是投诉争议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要加强销售行为的管理,坚决杜绝销售误导。
同时,还要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增加对保险的认识,要让大家知道自己缺什么保险,需要什么保险,这样才能更好识别和避免销售误导,减少理赔争议。
NBD:现在不少人对保险行业仍存在一些固有偏见,如何引导大众重新认识保险的市场价值?
梁涛:要彻底解决保险业在民众心目中地位不高、形象不佳的问题,保险业要不断深化改革。一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强化重点领域风险治理,加强关联交易管理,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增强股东约束,让股东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破除挣快钱、规模导向的发展方式。
二是推进营销体制改革,从制度设计上引领从业人员走专业化道路。
三是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发名实相符、运作安全的商业养老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并将保险的服务与支付功能融入优化到服务流程中,更好地为全体老年人提供高水准的养老服务。
四是要牢牢守住风险防范的底线。持续关注重点公司流动性风险,强化对行业“重理财、轻保障”倾向和险资集中举牌、跨领域或跨境并购扩张等激进投资乱象的有效管理。在市场利率长期趋势向下的形势下,完善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