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我是这次论坛上第二次聆听复星的养老模式,可能在这时候大家会更有兴趣,因为这两天都在探讨转型,都在说养老将是中国一个巨大的产业,我相信开发商在困惑的时候,一定会想到您刚才展示的那个蓝图。但是我听了您讲以后,我觉得这个事还真的没那么容易做。
我归纳三点,第一点你总结得很好,这个养老为什么难做,它是一个复合的产业,是一个服务的行业,需要具备多元化的能力。而在中国今天一做多元化,很多企业就死了。
第二,养老需要有充分的国际的经验,我们如果没有国际经验的之,按我们国内的做法一定不行。当然也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所以我发现你们第一个是房子是租的,第二个是卖产权,很适合中国的特点。
第三,你讲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做养老一定要深耕城市,而我们现在的开发商很多还是以机会型的做法,喜欢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做,当能力没具备的时候,只看机会,而不看能力,这样往往是做不好的。
所以我在听了您的三点之后,我觉得真的是前途很大,但是不容易做。如果这些开发商要找你合作的时候,你会给他们建议呢?
王雨珂:我们一直想为什么要深耕一个城市,在美国为什么这些养老的品牌都不断地融合,最后就变成前10占30%以上的市场份额,原因就是你的规模越大的时候,你越难被超越。
美国最大的养老机构,它做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它的采购成本是非常低的,它做到全国400多个养老院每天采购食品的原料是一样的,它可以做到一个人一天的食品材料成本不超过3.6美金,中国都做不到。
另外就是它有人员储备的能力,当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养老院的时候,你的院长很容易被挖走,因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没有上升的空间了,如果我们深耕一个城市非常多社区,或者在全国铺开的时候,它的晋升空间非常大,所以我的人员储备、人员保留要比他好,更容易传承我们这种理念。
最后我们看美国、澳洲、日本,大家最后都变成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其实养老服务行业是一个比较苦的活,真的没有必要大家重新去做这个事,而且最后我们赚的钱是规模化、上市、走资本市场的道路,对业主方来讲,你想赚的钱是在资产上面。这是为什么美国的养老是两个上市的市场是分开的,我们看到在2013年左右开始尝试做养老的一批地产公司、保险公司,现在找到我们托管,大家意识到这个苦活、累活没有必要我重新去做。
黎振伟:你要告诉准备找你的开发商,他的物业真的要做好,千万不要只搞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离城市很远,估计你也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