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项目是今年年底开业的,因为我们在上海深耕,有25万平方米的养老社区已经开业了,所以这个项目当时我们推出来的时候实现了提前11个月老人开始预定的状态,我们现在还没开业,已经两栋楼去化了,老人都已经预定完了。
第三种就是我们的品牌输出模式,像酒店管理一样,这里就不再赘述。
可以看看我们的客户,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样的人会买你们这样的会籍或者是居住在你们的养老社区里面。在上海的社区,老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上海可能跟北京、深圳这些城市一样,很多都是移民,或者是其他的二三线城市来打工的人,他们的父母未来如果想跟他的子女团聚的话,你是买不起第二套房子给父母住的,所以变成我们这种会籍制也好,租赁制也好,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解决外地父母的养老问题。
我们的老人的画像是这样,平均入住年龄差不多78岁左右,女性比较多,男性比较少,因为女性的平均寿命更长一些。高知高干人群比较多。从他的住房、以前拥有房子的比例、出国旅游的情况,还有他的职业背景可以看出来,他们不但是有这个支付能力,更多的是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居住的方式,他是一种人群、一种圈层营销。
我们的运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这个阶段在地产行业是运营能力优先,帮助我们的物业做去化、升值保值,所以这也是复星的第一步,我们花了7年的时间把我们的运营能力打造出来,后面才去考虑怎么样扩张。
在美国养老行业的市场是比较集中的,前10名在美国占了30%多的市场份额。但是在中国到目前为止,养老行业前10大的公司加起来床位也才10万多张,只占养老行业的1%左右,所以后续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复星康养在中国布局了15个城市,主要是在大湾区、长三角,中部地区我们也选择了几个城市,主要是从房产的价格、老龄人口的比例这几个方面考虑。现在我们跟开发商合作,6个月时间就可以开一个项目,我们合作的方式非常多,我们可以轻资产,去做运营、销售,我们也可以重资产,发产业基金,我们持续看好养老的这种模式,它比任何一种长租公寓、酒店的入住率更高、更稳定,所以它的这种现金流的模式,未来一定是REITs非常喜欢的标的。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的理念是,生命不管什么样的阶段,我们都是持续不断努力地成长,当我们把成长的概念直接贯穿在我们的产品研发和落地上,才会以老人为准,考虑他需要什么产品,这是复星康养在行业中比较好的成绩的体现。
互动点评环节:
黎振伟(世联行首席技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