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养老机构要不要做“民办非”?一文看懂

经历过多个项目的咨询、运营后,遇到过许多项目的合作伙伴问我:养老机构要不要做成“民办非”?

以下内容我将围绕这四点展开论述,希望能帮助对“民办非”有困惑的朋友答疑解惑:

从几个重要问题看“民办非”的本质

非营利与营利的税收对比,以及优惠程度模拟测算

非营利与营利的政府补贴优势

非营利所面临的融资难题及破解方法

“民办非”的本质

跳过定义、法律依据(有兴趣的读者在本文最后找),以下几个事项值得您关注:

01国有资产占比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开办民办非时所用的资金,国有资产占比不得超过三分之一。所以如果您是国企、国家机关单位、其他国家所有的资产,“民办非”这个概念和您可能就无缘了。那么国企就是想做公益性、非营利的养老机构怎么办呢?只能申报成事业单位,去当地的事业单位管理局走流程。但实际上事业单位的审批手续也够难的,国企的业绩考核一般是“利税”,“利”和“税”不分家的,索性在工商注册即可。

02不存在“股权”的概念

常规的公司,股东任命董事会、董事会任命管理层,各方面权责有公司法规范;但是民办非根本就不存在股东这一概念,投资者一般被称为是“出资人”。既然没有股权,自然也不存在民办非养老机构的股权转让(现实中的案例不少)、股权融资;但是“出资人”转让“出资额”倒是有操作空间。

03章程非常非常重要

既然没有了公司法的规范,没有股东、股东会,民办非的经营“决策”怎么进行?怎么决定谁是法定代表人?怎么决定养老院的重大事宜?统统都要按照在民政局注册民办非时所提交的“章程”来办事,投资人的管理、控制权力,也权能依靠这一文件来进行保障。就连章程什么情况下可以修改,都要按照章程的约定。

04“非营利”是指不能分红,而非不能有利润

养老机构“非营利”权指不能向出资人提供分红、股利,但并不代表养老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产生利润;实际上,教育行业的“非营利”机构允许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但养老行业并无相关规定。

05投资在一定意义上是捐给了慈善事业,不易收回

民办非的投资不能分红,而且民办非企业关张、解体时,出资人也不能将投资收回。“民办非企业单位须在其章程草案或合伙协议中载明该单位的盈利不得分配,解体时财产不得私分。”所以投资注册民办非之前,应该想想。

研究“民办非”离不开两个文件,也是本文的主要依据: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列》(国务院在98年10月25日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