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养老行业深度报告:老龄化加剧,中国养老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主要以国办为主,民办为辅。民营养老机构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公办民营,二是民办公助。国家在购买机构养老服务方面,主要为“三无”(无劳动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购买机构供养、护理服务。

按照项目针对的不同群体进行划分,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机构可划分为高端、中高端和中低端客户三类,其各自的特点如下:

医养结合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

机构养老要做到优质,首先需要做到“医养结合”。“医养结合”即将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包括健康咨询、体检、诊治、护理、大病康复护理及临终关怀服务等)与老人生活照护服务(包括精神心理、文化娱乐和养生保健等)有效对接。医养结合已经成为日本养老机构的重要运营模式,能够提供长期护理、康复训练和简单急救等医疗服务,严重疾病的治疗则是通过与周边医院合作来解决。日本的养老院通过会与周边医院合作,将医疗机构外包给医院运营管理,从而集中各自优势提升养老和医疗的专业化效率。

医养结合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缩短老年人繁琐的就医流程,将慢性病护理和突发性疾病的急救在养老院进行。同时,对于养老机构而言,可以增加部分固定收入,打破养老院盈利难的现状,从而更好地引进优良护理人员,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目前养老院的不少客户是失能老人,老人就医是刚需,医养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将更能够激发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可能性。若遵循日本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阶段性互补模式,机构养老更多地将接收年龄较大,或出现需要长期护理情况的失能老人,拥有基础医疗条件的养老机构能够获得老人及家属的青睐,与医院合作护理的模式同时也可减轻医院的床位负担。

医养结合大体来说有以下四种模式,无外乎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有机结合。

基于医疗机构新增养老服务。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结合公立医院改革,转变成康复医院或护理医院,为周围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养老医疗服务。

基于养老机构新增医疗服务。原有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资质,按照医务室、护理站配置标准,凡有医生和护士者就可以申请医务室,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护理医院和康复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将养老院建在社区服务中心附近,并将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设在老年社区内,医护人员定期上门巡诊,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处理和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