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中国保险企业布局养老产业发展报告

再以中国人寿为例,目前,中国人寿的养老社区项目进展相对缓慢,反而在社区居家领域有所发力。2020年12月29日,由盐田区政府和中国人寿合作共建的盐田区首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国寿·盐田区悦享中心”正式开业。至此,国寿布局的社区居家养老项目已有:福保社区颐康之家、康欣社区颐康之家、盐田区悦享中心,以及在建的罗湖区悠享家健康护老中心。
此外,渤海人寿、天津大集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养正投资就天津中国集海航城的“居家养老”项目签署了战略合作。
根据养老社区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君康人寿副总裁兼健康产业事业部总经理张翼总结了这几个阶段:
其中,“1.0”阶段,房地产属性更强,通常以房地产商的产权销售配合第三方提供的基本养老服务形式来程序;
“2.0”阶段则是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具有CCRC概念的业态,即在大型社区内,为老人提供相对标准化的优质餐饮、医疗、照护、文娱服务等;
而未来的“3.0”阶段,通过科技来实现定制化和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则会成为趋势。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打造包括智能家居、人脸识别、移动管家、生命体征检测、云健康检测、远程医疗等在内的智能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为长者提供高品质、个性化健康服务和生活环境。
图:麦麦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因此,未来,智能设备和科技会在更大范围上赋能养老,保险公司也应当对此有所准备。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可从保险主业出发,推出一些创新做法,为保险+金融创新发展提供可行的借鉴思路。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风险的关注越来越多地从死亡风险转向生存风险,越来越关注养老和健康……商业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可在多层次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健康险
早在2018年,平安保险就在旗下官方APP平安健康推出了首款针对老年群体的主打产品:平安i康保·老年医疗(三高版),保障“意外住院+癌症住院”,且投保年龄开放至70周岁,覆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群。而这类针对老年人的保险产品还将越来越多。
上述案例都预示着,在发展养老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已经形成了五大发展趋势:
1、越来越关注轻资产、社区居家、普惠型养老方向,在布局养老时更加理性多元。而越来越多新兴保险公司也可用轻资产合作的方式介入到养老事业中来。
2、考虑到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市场的大局,“轻资产+重服务+保险产品”可能成为险企在养老地产领域实现盈利的突破点。抛开建设大型养老社区不谈,保险公司在传统寿险、长期护理保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方面都有很多创新空间,若搭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进一步扩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