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留不住的“年轻养老人”?问题在哪里?

从养老服务队伍现状、年轻“养老”人的职业选择以及未来建议等方面反思养老服务行业为何留不住年轻人,以及破局之道。

近期央视专题节目《谁帮我们养老》引发了社会热议。报道指出,面对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未来机构养老护理人员的缺口规模将持续扩大,护理员供给数量与结构化矛盾将日益突出,该报道揭示了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始终绕不过去的难题:养老服务行业招人难,招专业的年轻人更难。

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本文将从央视报道入手,结合身边一线年轻养老服务人员的经历,从养老服务队伍现状、年轻“养老”人的职业选择以及未来建议等方面反思养老服务行业为何留不住年轻人,以及破局之道。

现实:养老服务队伍缺量,更缺质

1、养老服务队伍缺口规模扩大是行业现状

报道指出,北京市养老护理员每年的流动率大概在40%,各种因素导致年轻人和中年人两支队伍双线告急。其实放眼世界,护理员短缺并非是中国的特有问题,即使美国、德国、日本等养老产业发达国家,这个问题也极为突出,无法根治。

在养老行业发达的日本,也一直存在护理员短缺的问题,根据日本介护劳动安定中心201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介护行业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四年呈现人手不足的现象。日本厚生劳动省曾在2015年做出预测:2025年日本介护人员缺口将高达38万。

据统计,日本一年(2014.10.1-2015.9.30)的录用率为20.3%,离职率为16.5%。

在具有相对完善的养老护理体系与制度的德国也存在本地护理员短缺的现象,在养老机构很少看到本国人员。

在美国,约有450万人从事一线护理工作,但由于这个行业常年处于低收入低福利的窘境,美国护工领域一直存在大量的用人缺口。

可见,养老服务人员短缺是各国养老产业都面临的问题,是共性问题。

2、谁倾向于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报道指出,养老服务队伍有“三低三高”的普遍特征: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学历水平低、流动性高、劳动强度高、平均年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