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中国养老全产业链:80后是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人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1-04-21
|
2156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2-2020年,养老产业加速发展。一边是在微信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支撑下,出现大都倾向于ToC的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精神享受的创业公司;另一边的平行线是To B的传统养老机构智慧养老/营销服务工具,以及行业垂直媒体。
它们的共性都是依托于微信互联网和字节系信息流,实现对行业B端和用户C端更广覆盖的“提效降本”,我们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公司,并按老人行为分成“寻找快乐”和“解决痛苦”两大类。
”寻找快乐“类公司的起点是2012年8月出现的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对于直接跨过PC互联网时代的老年群体来说,一拉一推形成了全新的老年移动互联网流量世界:
// 微信社交拉动:2014年“千元智能手机+微信互联网”的亲情/友情社交组合激活老年群体,从异地子女到久违老同学/战友,从一开始就是强社交强信任关系,主动拉动了用户群裂变增长,广告和拼团行为规模化。
// 字节信息流推动:2014年起,算法驱动的“信息流”,先后由头条图文和抖音短视频,推送给老人们更喜好的“被动”内容,形成了二类电商的下沉生意,以及平行复刻电视购物的直播带货。
这8年来出现的流量切入的创业公司,我们尝试以真实数据为支撑,用以下逻辑来分类,希望能帮你有更清晰的理解。
7.1 从微信上半场到服务下半场,属地超级课程表是终局
先来看微信互联网,图中左上角(2013年 * 看)是老年群体入场的起点,典型玩家是公众号的乐退族和北京大妈有话说(老年版咪蒙),“微信上半场”数据如下(来源于新榜):
// 北京大妈有话说(订阅号,1次/天):2020年累计2306篇推文(约6.3篇/次发布),7702万阅读量(平均3.34万阅读量/篇),其中10W+共342篇(占14.8%)
// 乐退族(服务号,1次/周):2020年累计371篇推文(7篇/次发布),1235万阅读量(平均3.33万阅读量/篇),其中10W+共40篇(占10.8%)
你能看到的是,老年微信公众号天花板是5年400-500万粉丝,平均约33000阅读量/篇,10万+占比10-15%。两家总计融资约2000万,总计员工规模约40-50人,5-6年来的数据梳理对比下,大家在500万级老年微信粉丝的条件下,数据表现其实基本一致,换句话说,老年微信公众号的天花板就是这样了。在公众号粉丝饱和之后,两家都出了完全不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