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不容乐观。累计确诊病例超1万例的国家有28个,其中,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6个国家均超10万例!
更令人心惊的是,在欧美国家,老年人聚集的养老院沦为“重灾区”。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纽约市一家养老院报告称,该院有98人死于新冠病毒。然而,截至当日,美国官方统计该养老院的死亡人数只有13人。纽约众议员要求对此进行调查。
实际上,在美国15000家养老院中,只有约1/3能够随时进行病毒检测,两个月内,因新冠病毒感染死亡人数累计超过11000人!
公开数据显示,英国已有2000家养老院出现新冠疫情。这个数字较为保守,BBC统计显示,在被调查的210个养老院护工管理机构中,仍有159个表示尚未接受病毒检测。
本应享受安闲晚年的老人们,正面临着死亡和孤独的双重威胁。
养老院,为何会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防疫“盲区”?
被西方人引以为傲的市场和政府,为何放弃了养老院?
这事儿,得从他们建立“福利国家”时说起。
1
欧美老年人的“黄金时代”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欧美福利国家的“黄金时代”。
二战结束后的10年,饱受战争之苦的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1960年,美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40%,欧盟地区紧随其后,占比超过1/4。
这时,欧美主要国家均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欧美主要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人口司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
老龄人口比例的上升呼唤着更为普遍的社会福利,欣欣向荣的经济态势恰好为此提供动力,加之早就存在的法律依据——从1911年德国制定《养老保险法》开始,到1958年,几乎所有西欧国家都已完成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工作,欧美国家在养老保障方面走在了世界前沿。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自1940年起,美国联邦政府开始支付退休金,当年支出3500万美元;1950年,这项支出增至9.61亿美元;1960年,暴增到112亿美元。20年间,这项支出翻了300多倍!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欧美福利国家建设思路主要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