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解题9073,让养老有尊严——中国式养老的平安“样本

眼下,各类金融机构正厉兵秣马,欲掘金中国养老产业这个庞大的万亿级市场。

据券商机构测算,未来10年,个人养老金累计缴纳规模约2.5万亿元。而中保协于2020年11月20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曾提出,截至2030年将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到10万亿元资产的规模,2021-2024年聚焦账户体系建设、养老金企业专项政策。

一向以战略前瞻性制胜的中国平安也不例外。王宇科认为,平安近年进军康养项目正逢其时。此时平安推出的四个养老模式(健康+、医疗+、居家和康养)形态,并非单一产品能够做到的,而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组合,既满足客户不同生命阶段的需求,亦可满足不同支付能力的客户之需求,同时借鉴了其它同行业此前十年来的打拼经验。

“用体系化解决方案突围中国式养老困局,可谓弯道超车的好时机。”王宇科说。

养老“样本”

不妨将镜头切换至中国平安位于深圳的居家养老场景。

一位长者正在使用平安的居家养老智能守护设备。她面带微笑,享受人文科技与配套服务带来的便利与舒适,以及安全感。她不用担心不会使用设备,因为有任何不懂,她都可以直接咨询24小时在线的养老管家。

当家属拥有平安居家养老智能设备使用权之后,其手机(微信)中会有一个家属端公众号,家属便可以随时语音管家,了解相关情况。

令这位家属感动的是,当她通过智能设备勾选所需服务,点击提交订单后大概两天左右,所选设备便可寄至家中。她亲眼看到,安装毫米波雷达的师傅,在洗手间不停地以各种速度和角度跌倒从而测试设备的响应,直至设备360度反应信号;从而符合平安的健康建筑标准;而这些标准充分考量了适老化的各个细节。

“我觉得平安居家养老的这些智能设备,以及平安管家和背后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其实就是全方位把儿女们所担心的问题都一一化解了,就是让老人在生活自己的环境里面更加舒心(养老),儿女无论在什么地方也都放心。”该位家属对此不无感慨。

另一组镜头则再现了平安首批居家养老体验官吴先生的切身经历。

两年多前,吴先生的岳母在老家摔了一跤,当时住了几天院,吴太太将母亲接至深圳家里,记得那时她母亲的嘴唇都发紫……碰巧后来平安推出居家养老服务,吴先生便成了首批体验官。他发现,经过大半年的护理,他岳母的精神、身体等各方面都有极大改善,家里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真心觉得这套系统能帮到老年人,就如平安居家养老的使命:专业,让养老更有尊严!”吴先生说。

上述镜头只是平安居家养老的特色到家护理部分。观者动容:居家的预警智能设备、适老化改造、护理康复服务、专属真人线上管家及医生专家团队,整套系统包含了养老需求的方方面面。“作为异地打拼的独生女儿,我比父母更加想要这套服务,自己放心、父母舒心。相信二十年后等我老了,这也是我践行终身自立的最好方式。”客户家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