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中国老年人成“贵客”,30万亿银发产业待爆发,哪些行业能接住这“泼天富贵”?


参考日本养老产业的发展经验,保险制度的完善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本次《意见》中“保险”的戏份也很重。《意见》提及,“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工作,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


亚洲养老金融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包虹剑表示,《意见》中所提到的养老金融领域,无论是个人养老金产品,还是商业养老保险、长护险等,保险业在解决养老支付和养老服务的角度上均大有可为。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市场上已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了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布局全国20多个省市。



图:部分重点险企养老项目布局(截至2023年12月10日) 来源:财通证券


而房地产企业除了资金体量,还在拿地、运营经验上更具优势,万科、保利发展、远洋集团旗下的远洋养老、富力地产、招商蛇口等公司业务均涉及养老业务。



图:房地产企业养老机构布局 图片来源:光大证券


上述保险和房地产企业前期发展路径多是重资产运营,自建自营养老社区,包括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康养社区、旅居养老等,面向高净值群体打造高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化,逐步打造品牌影响力。不过重资产运营对于资金链要求较高,投入是天文数字,且回报周期很长。泰康董事长陈东升曾表示,一个养老社区项目从拿地到盖房,平均周期是5年,建设1个社区的花费是30亿元—50亿元,并要承受5年无收益的压力。


泰康人寿是中国保险行业首个获得养老社区投资试点资格的企业,主要以重资产布局,旗下拥有中高端持续照料型养老社区品牌“泰康之家”。2014年,陈东升提出在未来5—8年,投资1000亿元建设15—20个养老社区。这规划中的1000亿元投资资金将全部来自于保险资金。截至去年年底,泰康养老社区已实现全国34城布局,其中19城20家社区实现开业运营,在住居民超过11000位。


重资产模式虽然能够提升用户粘性、打造品牌、获取养老服务全链路收益,但事实上,市面上相关企业盈利的并不多,2016年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在一项调查中指出,北京作为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的一线城市,超过60%的养老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泰康在入局养老社区后连续8年都在亏损,2017年医疗及养老社区收入分别为2.69亿元,公司医疗及养老运营成本却为4.34亿元,直到2018年才开始盈利。